随着中医的普及,中药在治病和养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。然而,很多人对中药的储存和使用方法并不了解,导致药材变质、药效降低,甚至可能影响健康。本文将详细介绍中药的储存方法、煎药后的服用原则,以及如何辨别中药材是否变质,帮助大家科学使用中药。
一、中药材的储存原则
中药材的储存直接关系到其药效。在保质期内,采用适当的保存方法,才能确保中药材的“保质”。大部分常见中药材应放在阴凉通风干燥处保存,但也有一些中药材“越陈越好”,如陈皮,一般需存放5年以上,药效更佳。不过,大部分中药材最好趁早食用,避免药效降低。
1、草本药物:草本药物制成饮片后,药效会随时间推移而减退,保质期一般不超过2年。例如,人参存放1年以上,有效成分会丢失20%~30%;大黄存放5年以上,药用成分蒽醌类化合物会全部失效。当归、枸杞等含有大量脂肪油、黏糖成分,时间一长易“走油”,表面出现油样物质,完全失去药效。
2、木本药物:木本药物的保质期可长至4年,但储存时间过长,疗效也会降低。薄荷、藿香、紫苏等含挥发性成分的药材,储存过久,香气散发会严重影响药效。
二、煎好的药要当天服用
煎煮好的药材一般不建议放置,最好趁热服用。古人煎煮药材都是现煎趁热喝,以发挥最佳药效。现代人为了方便,常选择中药代煎,一次煮出一星期甚至更长时间的药液,这种方法不可取。中药材的有效成分一旦被提取,会变得极不稳定,容易挥发、分解或氧化,影响药效。此外,煎煮后的药液未经过消毒灭菌处理,自然环境中的细菌病毒易在药液中滋生,喝了变质污染的中药,不仅不能治病,还可能损害健康。
三、学会辨别中药材是否变质
1、含糖多的怕被虫蛀:中药以植物类、动物类为主,含有淀粉、蛋白质、脂肪、糖类等成分,这些成分是仓虫生长、繁殖所需的营养物质。粉性足、肉质及糖性大、质地疏松的中药易被虫蛀,如山药、莲子、当归等。虫蛀后的药材会形成孔洞、产生蛀粉,甚至被完全蛀成粉状。
2、含“油”多的怕受潮:药材受潮、变色、变质后,表面呈现油样物质的变化,被称为“走油”。含有脂肪油、挥发油或糖类等成分的药材,如苦杏仁、当归、肉桂等,易产生“走油”现象。
3、检查药材是否“走油”:嗅气味,肉豆蔻走油易产生浓烈的蛤气味,桑葚有糖样气味。看色泽,当归、独活等走油时,药材表面会呈现油样物质;麦冬、天冬走油时会黏连成块。摸质地,若药材手摸有黏腻感,说明已经走油。
如果药物发生严重的霉变、走油等现象,不应继续服用。一旦误服变质的中药出现呕吐、腹泻、头晕等症状,应立即就诊,以防中毒。
中药的储存和使用方法直接关系到其药效和安全性。通过科学储存、及时服用和定期检查,我们可以确保中药材的药效,避免变质带来的健康风险。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帮助大家更好地使用中药,享受中医带来的健康益处。
随着中医的普及,中药在治病和养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。然而,很多人对中药的储存和使用方法并不了解,导致药材变质、药效降低,甚至可能影响健康。本文将详细介绍中药的储存方法、煎药后的服用原则,以及如何辨别中药材是否变质,帮助大家科学使用中药。
一、中药材的储存原则
中药材的储存直接关系到其药效。在保质期内,采用适当的保存方法,才能确保中药材的“保质”。大部分常见中药材应放在阴凉通风干燥处保存,但也有一些中药材“越陈越好”,如陈皮,一般需存放5年以上,药效更佳。不过,大部分中药材最好趁早食用,避免药效降低。
1、草本药物:草本药物制成饮片后,药效会随时间推移而减退,保质期一般不超过2年。例如,人参存放1年以上,有效成分会丢失20%~30%;大黄存放5年以上,药用成分蒽醌类化合物会全部失效。当归、枸杞等含有大量脂肪油、黏糖成分,时间一长易“走油”,表面出现油样物质,完全失去药效。
2、木本药物:木本药物的保质期可长至4年,但储存时间过长,疗效也会降低。薄荷、藿香、紫苏等含挥发性成分的药材,储存过久,香气散发会严重影响药效。
二、煎好的药要当天服用
煎煮好的药材一般不建议放置,最好趁热服用。古人煎煮药材都是现煎趁热喝,以发挥最佳药效。现代人为了方便,常选择中药代煎,一次煮出一星期甚至更长时间的药液,这种方法不可取。中药材的有效成分一旦被提取,会变得极不稳定,容易挥发、分解或氧化,影响药效。此外,煎煮后的药液未经过消毒灭菌处理,自然环境中的细菌病毒易在药液中滋生,喝了变质污染的中药,不仅不能治病,还可能损害健康。
三、学会辨别中药材是否变质
1、含糖多的怕被虫蛀:中药以植物类、动物类为主,含有淀粉、蛋白质、脂肪、糖类等成分,这些成分是仓虫生长、繁殖所需的营养物质。粉性足、肉质及糖性大、质地疏松的中药易被虫蛀,如山药、莲子、当归等。虫蛀后的药材会形成孔洞、产生蛀粉,甚至被完全蛀成粉状。
2、含“油”多的怕受潮:药材受潮、变色、变质后,表面呈现油样物质的变化,被称为“走油”。含有脂肪油、挥发油或糖类等成分的药材,如苦杏仁、当归、肉桂等,易产生“走油”现象。
3、检查药材是否“走油”:嗅气味,肉豆蔻走油易产生浓烈的蛤气味,桑葚有糖样气味。看色泽,当归、独活等走油时,药材表面会呈现油样物质;麦冬、天冬走油时会黏连成块。摸质地,若药材手摸有黏腻感,说明已经走油。
如果药物发生严重的霉变、走油等现象,不应继续服用。一旦误服变质的中药出现呕吐、腹泻、头晕等症状,应立即就诊,以防中毒。
中药的储存和使用方法直接关系到其药效和安全性。通过科学储存、及时服用和定期检查,我们可以确保中药材的药效,避免变质带来的健康风险。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帮助大家更好地使用中药,享受中医带来的健康益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