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月以来,全国多地进入“烧烤模式”,高温天气频发,中暑风险显著增加。中暑并非简单的“热晕了”,而是因高温高湿环境导致体温调节中枢紊乱、水电解质失衡引发的急性疾病,严重时可致命。婴幼儿、老年人、慢性病患者及体弱者需格外警惕。美高梅mgm官网健康为你解析中暑类型及科学急救方法,助你从容应对高温挑战。
一、中暑类型:从轻到重,警惕“致命信号”
中暑按严重程度分为三类,症状逐级加重,需及时识别:
1、先兆中暑:乏力、大汗、口渴、头痛、头晕、眼花、耳鸣、恶心、胸闷。此为早期信号,脱离高温环境后可缓解,若忽视可能发展为重症。
2、轻症中暑:面色潮红、皮肤灼热、体温≥38°C,伴恶心、呕吐、面色苍白、脉搏增快、血压下降、皮肤湿冷。此时体温升高是重要标志,需立即降温补水。
3、重症中暑:除轻症表现外,出现痉挛、腹痛、高热(体温>40°C)、晕厥、昏迷、虚脱或休克,严重者死亡。此时可出现热痉挛,肌肉痉挛,多因大量出汗后电解质失衡;热衰竭,循环衰竭,表现为头晕、乏力、低血压;热射病,最危急类型,病死率超50%,核心体温>40°C,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。
二、急救四步法:分秒必争,科学施救
中暑急救需遵循“转移-降温-补水-送医”原则,关键步骤如下:
1、迅速转移:立即将患者移至通风阴凉处(如树荫、空调房),解开衣物,抬高双脚,平躺休息。若患者呕吐,侧躺保持呼吸道畅通,避免窒息。
2、快速降温:物理降温,用凉湿毛巾或冰袋敷头部、腋下、大腿根部,每10分钟测体温,体温降至38°C以下停止冷敷,防止低体温。药物辅助,涂抹清凉油、风油精,或服用人丹、十滴水、藿香正气口服液(注意:孕妇及过敏者慎用)。
3、科学补水:患者清醒时,少量多次饮用淡盐水或含盐清凉饮料(如盐汽水),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导致电解质紊乱。昏迷者禁喂水,防止呛咳。
4、及时送医:出现高热、昏迷、抽搐等重症症状,立即拨打120。转运途中持续物理降温,用冰袋敷额头、枕后、胸口、肘窝及大腿根部,保护心脑等重要脏器。
高温天气下,中暑预防胜于治疗。建议减少高温时段外出,外出时做好防晒(戴遮阳帽、涂抹防晒霜),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。若出现中暑症状,务必冷静处理,遵循急救步骤,必要时送医。转发本文,让更多人掌握中暑急救知识,守护生命安全!
6月以来,全国多地进入“烧烤模式”,高温天气频发,中暑风险显著增加。中暑并非简单的“热晕了”,而是因高温高湿环境导致体温调节中枢紊乱、水电解质失衡引发的急性疾病,严重时可致命。婴幼儿、老年人、慢性病患者及体弱者需格外警惕。美高梅mgm官网健康为你解析中暑类型及科学急救方法,助你从容应对高温挑战。
一、中暑类型:从轻到重,警惕“致命信号”
中暑按严重程度分为三类,症状逐级加重,需及时识别:
1、先兆中暑:乏力、大汗、口渴、头痛、头晕、眼花、耳鸣、恶心、胸闷。此为早期信号,脱离高温环境后可缓解,若忽视可能发展为重症。
2、轻症中暑:面色潮红、皮肤灼热、体温≥38°C,伴恶心、呕吐、面色苍白、脉搏增快、血压下降、皮肤湿冷。此时体温升高是重要标志,需立即降温补水。
3、重症中暑:除轻症表现外,出现痉挛、腹痛、高热(体温>40°C)、晕厥、昏迷、虚脱或休克,严重者死亡。此时可出现热痉挛,肌肉痉挛,多因大量出汗后电解质失衡;热衰竭,循环衰竭,表现为头晕、乏力、低血压;热射病,最危急类型,病死率超50%,核心体温>40°C,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。
二、急救四步法:分秒必争,科学施救
中暑急救需遵循“转移-降温-补水-送医”原则,关键步骤如下:
1、迅速转移:立即将患者移至通风阴凉处(如树荫、空调房),解开衣物,抬高双脚,平躺休息。若患者呕吐,侧躺保持呼吸道畅通,避免窒息。
2、快速降温:物理降温,用凉湿毛巾或冰袋敷头部、腋下、大腿根部,每10分钟测体温,体温降至38°C以下停止冷敷,防止低体温。药物辅助,涂抹清凉油、风油精,或服用人丹、十滴水、藿香正气口服液(注意:孕妇及过敏者慎用)。
3、科学补水:患者清醒时,少量多次饮用淡盐水或含盐清凉饮料(如盐汽水),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导致电解质紊乱。昏迷者禁喂水,防止呛咳。
4、及时送医:出现高热、昏迷、抽搐等重症症状,立即拨打120。转运途中持续物理降温,用冰袋敷额头、枕后、胸口、肘窝及大腿根部,保护心脑等重要脏器。
高温天气下,中暑预防胜于治疗。建议减少高温时段外出,外出时做好防晒(戴遮阳帽、涂抹防晒霜),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。若出现中暑症状,务必冷静处理,遵循急救步骤,必要时送医。转发本文,让更多人掌握中暑急救知识,守护生命安全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