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寒未散,万物已悄然萌动,此时身体代谢加速,是养生的黄金期,但也是流感、过敏的高发时段。掌握科学的养生方法,能让我们在春日里活力满满。以下5个养生妙招,助你开启健康新季节。

一、饮食:少酸多甘,滋养身心
中医认为“春应肝而养生”,初春肝气旺盛,过多食用酸味食物会使肝气过旺,影响脾胃功能,所以饮食应“少酸多甘”。
1、护肝食物:菠菜富含铁质,不过需焯水去除草酸;西兰花营养丰富,是肝脏的天然“清洁剂”;枸杞能滋补肝肾、明目,是养生佳品。
2、祛湿佳品:薏仁红豆汤是祛湿利器,薏仁和红豆搭配,能有效祛除体内湿气。体质虚寒者煮汤时可加两片姜,既能祛寒,又能提升阳气。
3、升阳好物:韭菜炒核桃,韭菜性温,可助阳升发;香椿芽煎蛋,香椿芽是春季时令菜,与鸡蛋搭配,营养又美味。需注意,春笋性质寒凉,肠胃虚弱者每日食用量不宜超100克。
二、穿衣:洋葱式叠穿,保暖时尚
初春天气多变,温差可达15℃。“洋葱式叠穿”是应对的好方法,建议采用“打底衫+开衫+防风外套”的三层穿衣法,方便根据气温增减衣物。
1、背暖:背部阳气汇聚,办公室久坐易受寒,备条羊绒披肩,随时披上,温暖又舒适。
2、腹暖:腹部关乎脏腑,女性更要注意,穿高腰裤或束腰内搭,可远离宫寒困扰。
3、足暖:脚是第二心脏,三阴交穴位关键,别露脚踝,泡脚过三阴交,能暖身又养生。
三、运动:选对时间,活力满满
春天是身体活力复苏的时刻,适当运动能增强体质、愉悦心情。初春早晨寒气重,晨练最佳时间是日出后1小时,此时地表寒气消散,空气清新,阳光温暖。
1、瑜伽猫牛式:通过脊柱的伸展和收缩,激活脊柱,促进全身气血流通。
2、快步走:将心率控制在110 - 130次/分钟,既能锻炼身体,又不会过度劳累。
3、传统养生:每天梳头100下,可促进头皮血液循环,缓解压力,预防脱发。运动后要及时更换汗湿衣物,避免寒湿侵入引发疾病。
四、情绪:解春困,提精神
春天很多人会陷入“春困”,身体疲惫、情绪低落影响工作和生活。以下小妙招可解春困:
1、嗅觉唤醒:在室内滴入2滴柠檬薄荷精油和1滴迷迭香精油,通过扩香器让清新香气弥漫,瞬间唤醒感官,驱散困意。
2、音律疗法:午休时聆听15分钟《姑苏行》等竹笛曲目,悠扬笛声能安抚心灵,缓解压力,恢复精力。
3、穴位按摩:用拇指按压合谷穴(虎口处)和风池穴(颈后发际线凹陷处),每个穴位按摩3 - 5分钟,可缓解疲劳,改善头部血液循环。
五、顺时:依时辰,调习惯
中医讲究顺应自然规律,根据时辰变化调整生活习惯。
1、卯时(5 - 7点):空腹喝200ml温水,能润肠通便,唤醒肠胃。
2、巳时(9 - 11点):脾经当令,人体消化功能旺盛,适合处理复杂工作,也能更好吸收营养。
3、未时(13 - 15点):小肠吸收期,可补充维生素等营养物质,为身体提供能量。
4、戌时(19 - 21点):静心泡脚,水温控制在40℃左右,能放松身心,促进血液循环,助眠安神。
养生并非刻意修行,而是与自然节律同频的生活方式。无需复杂仪式,只需在日常生活中多一份关注与用心。收藏这份春日养生清单,让它成为你迎接春天的贴心伙伴,一起拥抱健康美好的春天。
春寒未散,万物已悄然萌动,此时身体代谢加速,是养生的黄金期,但也是流感、过敏的高发时段。掌握科学的养生方法,能让我们在春日里活力满满。以下5个养生妙招,助你开启健康新季节。

一、饮食:少酸多甘,滋养身心
中医认为“春应肝而养生”,初春肝气旺盛,过多食用酸味食物会使肝气过旺,影响脾胃功能,所以饮食应“少酸多甘”。
1、护肝食物:菠菜富含铁质,不过需焯水去除草酸;西兰花营养丰富,是肝脏的天然“清洁剂”;枸杞能滋补肝肾、明目,是养生佳品。
2、祛湿佳品:薏仁红豆汤是祛湿利器,薏仁和红豆搭配,能有效祛除体内湿气。体质虚寒者煮汤时可加两片姜,既能祛寒,又能提升阳气。
3、升阳好物:韭菜炒核桃,韭菜性温,可助阳升发;香椿芽煎蛋,香椿芽是春季时令菜,与鸡蛋搭配,营养又美味。需注意,春笋性质寒凉,肠胃虚弱者每日食用量不宜超100克。
二、穿衣:洋葱式叠穿,保暖时尚
初春天气多变,温差可达15℃。“洋葱式叠穿”是应对的好方法,建议采用“打底衫+开衫+防风外套”的三层穿衣法,方便根据气温增减衣物。
1、背暖:背部阳气汇聚,办公室久坐易受寒,备条羊绒披肩,随时披上,温暖又舒适。
2、腹暖:腹部关乎脏腑,女性更要注意,穿高腰裤或束腰内搭,可远离宫寒困扰。
3、足暖:脚是第二心脏,三阴交穴位关键,别露脚踝,泡脚过三阴交,能暖身又养生。
三、运动:选对时间,活力满满
春天是身体活力复苏的时刻,适当运动能增强体质、愉悦心情。初春早晨寒气重,晨练最佳时间是日出后1小时,此时地表寒气消散,空气清新,阳光温暖。
1、瑜伽猫牛式:通过脊柱的伸展和收缩,激活脊柱,促进全身气血流通。
2、快步走:将心率控制在110 - 130次/分钟,既能锻炼身体,又不会过度劳累。
3、传统养生:每天梳头100下,可促进头皮血液循环,缓解压力,预防脱发。运动后要及时更换汗湿衣物,避免寒湿侵入引发疾病。
四、情绪:解春困,提精神
春天很多人会陷入“春困”,身体疲惫、情绪低落影响工作和生活。以下小妙招可解春困:
1、嗅觉唤醒:在室内滴入2滴柠檬薄荷精油和1滴迷迭香精油,通过扩香器让清新香气弥漫,瞬间唤醒感官,驱散困意。
2、音律疗法:午休时聆听15分钟《姑苏行》等竹笛曲目,悠扬笛声能安抚心灵,缓解压力,恢复精力。
3、穴位按摩:用拇指按压合谷穴(虎口处)和风池穴(颈后发际线凹陷处),每个穴位按摩3 - 5分钟,可缓解疲劳,改善头部血液循环。
五、顺时:依时辰,调习惯
中医讲究顺应自然规律,根据时辰变化调整生活习惯。
1、卯时(5 - 7点):空腹喝200ml温水,能润肠通便,唤醒肠胃。
2、巳时(9 - 11点):脾经当令,人体消化功能旺盛,适合处理复杂工作,也能更好吸收营养。
3、未时(13 - 15点):小肠吸收期,可补充维生素等营养物质,为身体提供能量。
4、戌时(19 - 21点):静心泡脚,水温控制在40℃左右,能放松身心,促进血液循环,助眠安神。
养生并非刻意修行,而是与自然节律同频的生活方式。无需复杂仪式,只需在日常生活中多一份关注与用心。收藏这份春日养生清单,让它成为你迎接春天的贴心伙伴,一起拥抱健康美好的春天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