谈及中国历史上的帝王,秦始皇嬴政无疑是最具传奇色彩的一位。他的一生,既有统一六国的丰功伟绩,也有焚书坑儒的争议之举。那么,这位始皇帝究竟有着怎样的一生呢?
一、乱世出生,幼年坎坷
公元前259年,嬴政出生于赵国邯郸,当时秦赵交兵,其父异人作为人质身处险境。公元前257年,赵国战败欲杀异人,幸得吕不韦相助,异人安全回国并立为太子,后继承王位,即秦庄襄王。然而好景不长,公元前247年,异人病逝,年仅13岁的嬴政继位,吕不韦被尊为相国,主持朝政。
二、亲政夺权,一统六国
公元前238年,嬴政镇压嫪毐叛乱,免除吕不韦相国之职,同年加冠亲政。随后,他以东方六国为目标,展开统一战争。在军事家尉缭的建议下,嬴政采用贿赂离间等手段,分化瓦解六国,从公元前230年灭韩到公元前221年灭齐,仅用10年便统一全国,自称始皇帝。
为维护统一帝国,秦始皇颁布一系列改革措施,废除分封制,实行郡县制,设三公九卿处理政务。同时,他改革并统一度量衡和货币,统一汉字为秦小篆,加强文化交流。此外,他还采取军事措施,让蒙恬率军北防匈奴,连接战国长城,筑起万里长城。
三、大兴土木,劳民伤财
秦始皇自即位起便开始修建陵墓,全国统一后更是调发70余万人大肆修建,耗时38年仍未完工。此外,他还仿照各国宫殿在咸阳周围建造了270多座宫殿,关外行宫400多座,关内300多座,其中阿房宫规模最大。为修建阿房宫,秦始皇每年调用民工70万人,秦亡后,阿房宫被烧毁。
四、焚书坑儒,争议之举
秦始皇三十四年,博士淳于越反对郡县制,主张分封制。丞相李斯反驳并指责儒生颂古非今,扰乱民心。他建议消灭私学,除秦记外史书一律烧毁,医药卜筮、种树之书不在此列。秦始皇采纳建议,全国施行焚书。随后,方士侯生卢生逃跑,秦始皇迁怒于儒生,坑杀460余人。
五、最后巡游,病逝沙丘
公元前210年,秦始皇最后一次巡游,从咸阳出发,经云梦、九嶷山、钱塘、会稽山等地,最终来到琅琊,却仍未遇到仙人或得到仙药。失望之下,他决定返回咸阳,不料在平原津病倒,最终在沙丘病逝,终年50岁。
秦始皇的一生,功过参半。他统一六国,终结战国分裂,推行书同文、车同轨、度同衡,凝聚华夏文明。他废除分封,创立郡县制,沿用至今。然而,他也焚书坑儒,滥用民力。但无论如何,秦始皇都奠定了中国两千年大一统的根基,他的制度至今仍在影响我们。
谈及中国历史上的帝王,秦始皇嬴政无疑是最具传奇色彩的一位。他的一生,既有统一六国的丰功伟绩,也有焚书坑儒的争议之举。那么,这位始皇帝究竟有着怎样的一生呢?
一、乱世出生,幼年坎坷
公元前259年,嬴政出生于赵国邯郸,当时秦赵交兵,其父异人作为人质身处险境。公元前257年,赵国战败欲杀异人,幸得吕不韦相助,异人安全回国并立为太子,后继承王位,即秦庄襄王。然而好景不长,公元前247年,异人病逝,年仅13岁的嬴政继位,吕不韦被尊为相国,主持朝政。
二、亲政夺权,一统六国
公元前238年,嬴政镇压嫪毐叛乱,免除吕不韦相国之职,同年加冠亲政。随后,他以东方六国为目标,展开统一战争。在军事家尉缭的建议下,嬴政采用贿赂离间等手段,分化瓦解六国,从公元前230年灭韩到公元前221年灭齐,仅用10年便统一全国,自称始皇帝。
为维护统一帝国,秦始皇颁布一系列改革措施,废除分封制,实行郡县制,设三公九卿处理政务。同时,他改革并统一度量衡和货币,统一汉字为秦小篆,加强文化交流。此外,他还采取军事措施,让蒙恬率军北防匈奴,连接战国长城,筑起万里长城。
三、大兴土木,劳民伤财
秦始皇自即位起便开始修建陵墓,全国统一后更是调发70余万人大肆修建,耗时38年仍未完工。此外,他还仿照各国宫殿在咸阳周围建造了270多座宫殿,关外行宫400多座,关内300多座,其中阿房宫规模最大。为修建阿房宫,秦始皇每年调用民工70万人,秦亡后,阿房宫被烧毁。
四、焚书坑儒,争议之举
秦始皇三十四年,博士淳于越反对郡县制,主张分封制。丞相李斯反驳并指责儒生颂古非今,扰乱民心。他建议消灭私学,除秦记外史书一律烧毁,医药卜筮、种树之书不在此列。秦始皇采纳建议,全国施行焚书。随后,方士侯生卢生逃跑,秦始皇迁怒于儒生,坑杀460余人。
五、最后巡游,病逝沙丘
公元前210年,秦始皇最后一次巡游,从咸阳出发,经云梦、九嶷山、钱塘、会稽山等地,最终来到琅琊,却仍未遇到仙人或得到仙药。失望之下,他决定返回咸阳,不料在平原津病倒,最终在沙丘病逝,终年50岁。
秦始皇的一生,功过参半。他统一六国,终结战国分裂,推行书同文、车同轨、度同衡,凝聚华夏文明。他废除分封,创立郡县制,沿用至今。然而,他也焚书坑儒,滥用民力。但无论如何,秦始皇都奠定了中国两千年大一统的根基,他的制度至今仍在影响我们。
